文/银花
表姐的孩子6岁了,指甲秃到都要漏肉见血了,表姐两口子办法用了不少,可孩子每天在无聊和睡觉时还是会咬。
孩子咬指甲的危害
大家都知道手指甲细菌多,可孩子咬指甲不仅仅是把细菌“吃进去”这么简单。
1.影响健康
小孩常啃指甲,不仅损伤甲床,让甲床变得凹凸不平,还容易长倒刺。
因为手指经常被咬,倒刺会难以愈合,有些孩子除了咬指甲,还会撕指甲周围的倒刺皮,这会让皮肤深层受到损伤,很容易引起出血和感染。
长期咬指甲,还容易造成甲沟炎,魔胴咖啡让手指疼痒难耐。
与此同时,病菌也会趁着孩子咬手指时,进入口腔易引发如肠炎等的感染。
2. 影响牙齿发育和颜值美观
长期咬指甲,会导致孩子的牙齿发育变形。
如下颌前突、牙齿排列不齐、牙龈肿大等,直接影响了孩子面部骨骼的整体轮廓,让孩子颜值受到影响。
3.影响性格
当孩子咬指甲,被家长呵斥批评时,孩子精神会越发紧张,丑丑的指甲被同龄孩子取笑、嫌弃,就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感。
久而久之会对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。
为什么孩子爱咬指甲?
小宝宝爱啃玩具、爱啃手脚,这都是他在学习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,因为嘴巴是小宝宝最敏感的探索途径,所以对于小宝宝啃手啃脚,不必放在心上。
但对已经过了口腔敏感期的孩子,还出现了吃手、咬指甲的行为,原因也有很多。
如果是好奇模仿,比如在幼儿园看到别的小朋友吃手啃指甲,觉得好玩、好奇,所以去模仿,这个原因导致的吃手咬指甲,一般孩子自己慢慢就不吃了。
北大徐震雷先生在《儿童行为问题矫治》的课程中,关于“咬指甲”的问题剖析时指出:
当孩子出现咬指甲的行为,并不单纯是行为问题,更多要考虑孩子的心理状态。
如果孩子长期频繁吃手咬指甲,大多是孩子的焦虑造成的。
比如在幼儿园尿床了,换了照顾的人,其他孩子会的自己不会,这些都可能产生压力,引起焦虑。
而咬指甲这个简单的动作,可以快速安抚、镇定孩子焦虑的内心。
这也是他们调整自己、发泄不愉快情绪的一种方式。
请平静对待孩子咬指甲的行为
孩子咬指甲,就如同成人思考咬笔头、紧张时搓手弄头发的习惯一样,都是调节自我的方式。
魔胴咖啡减肥效果怎么样如果孩子的情绪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疏导,就会让孩子出现长期频繁吃手的行为,甚至会伴随一生。
一般家长看到孩子咬手指会讲道理,批评教育。
而有些家长因为控制欲、焦虑而乱了分寸,为了戒掉孩子咬指甲的行为,会用体罚威胁、涂风油精、苦瓜水,红药水等粗暴方式。
我表姐家孩子咬指甲,我表姐呵斥孩子再咬指甲就剪掉他的手指头,也打过孩子的手,往指甲涂上过苦瓜水。
可结果是,父母在面前时孩子会克制,可一旦离开了父母的视线,还是继续咬,反而加重了孩子对指甲的强迫行为。
帮孩子戒掉咬指甲的实用办法
其实,任何一个习惯的改变都是需要花时间的。
我家大宝中班时换了幼儿园,孩子到了新的幼儿园出现了吃手的行为。
1.家长态度要平静有爱
我每天送她去幼儿园时,都会亲一下她的胳膊,和她玩个“秘密游戏”:
“如果你想妈妈了,或是在幼儿园感到紧张、不开心时,就亲一下你的胳膊,它会给你力量的。”
平时看到她咬指甲,我也没有大惊小怪,而是很平静地抱了抱她,并且提醒她,
“妈妈看到你在吃手,是不舒服吗?如果下次你感到无聊或不舒服的话,可以让妈妈抱一抱,或者我们一起玩游戏。”
经过一段时间,我发现孩子吃手咬指甲的行为越来越少了。
当她适应了新幼儿园生活,有了自己的新朋友,她吃手咬指甲的行为也就消失了。
2.给个提醒物
我一客户,孩子从小是姥姥带大的,后来姥姥生病了,3岁多时被父母接到了身边。
孩子来到身边后,出现了严重的吃手咬指甲行为。
她妈妈开始也很着急,但是她理解是离开了一直熟悉的姥姥和环境,让孩子产生了焦虑。
妈妈和爸爸南仁堂魔胴防弹咖啡都给予孩子耐心的引导和关爱,让孩子知道咬指甲不卫生,还会让手指受伤。
当孩子意识到咬指甲是不对的,孩子妈妈看到女儿对自己涂的指甲油很感兴趣,也给她买了儿童安全用指甲油涂上。
孩子爱美,妈妈告诉她指甲油不能咬才美,慢慢地,孩子想要咬指甲时,看到手指上涂了指甲油的手指就停下来了。
一个月后,孩子就再也不咬自己的指甲了。
像给孩子涂指甲油,贴粘贴、创可贴等的目的,其实就是给孩子一个提醒物,让孩子有自我停止咬指甲的意识。
3.采用正面激励的方式
有一个朋友,她儿子有咬手指行为时,她没有跟孩子讲道理,呵斥孩子,而是采用正面激励的方式,让孩子戒掉了咬手指的习惯。
她在墙上粘了个挑战记录表。只要孩子半天天没有吃手行为,就可以领一张他喜欢的粘贴,连续五天得到奖励,爸爸妈妈就有超级惊喜送给他。
他们很少给孩子物质奖励,而是体验式的奖励。
他们夫妻周末带着孩子去他喜欢的动物园、海洋馆、游乐园、博物馆等地。
因为有父母的陪伴,孩子也很期待周末,用了差不多2个月的时间,孩子就不再咬手指了。
以上只是方法,如果你的孩子有咬指甲的行为,父母真正需要做的是找到孩子焦虑的原因,关注孩子内心真正的诉求,并给予孩子理解、接纳和关心,而不是控制和强迫,才有可能帮孩子主动开“戒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