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 言
五华县转水镇青西村村民彭运胜夫妇,手工制作草药红曲已长达40多年,如今他们仍然坚守在家庭小作坊,举步维艰地支撑着这一民间传统手艺。
选材浸泡
制作红曲的基础原料是本地出产的早造粘米,早造粘米颗粒完整饱满,蒸煮不易破裂。以75-100斤米为一甑(锅),第一道工序是用大水缸浸米。浸米需用两口大缸轮流作业,粘米倒入第一口缸,浸泡十几二十分钟,洗去杂质,此环节极为关键,否则影响红曲正常发酵,影响质量,甚至导致制作失败。随后,换缸注入清水浸泡10个小时,使纯净大米浸泡充分。
焖饭到水
水缸里捞起浸泡充分的湿米,上柴火蒸锅焖蒸2个多小时后,倒入大型摸栏(客家方言,竹制簸箕)里,快速搅散降温至40度左右。米饭水分不足,不利于充分发酵,接下来的环节直接影响米饭的发酵和红曲的质量(含色泽)——“到水”(客家方言)。两人一前一后配合默契完成到水,一人负责搅拌,一人往米饭里洒水,米饭水分充足后回锅重新蒸20分钟——生水变熟,利于发酵。
放曲种
米饭蜕变成红曲,曲种是引子。红曲分为三代,第一代叫曲母,由30多种魔酮防弹咖啡制成,本地不生产,普遍从福建沙县购买;曲种是第二代,由本地手艺人借助曲母制作,制成固态长期保存或作药用,糊状保存于陶瓮中,方便随时用于制作红曲;成品红曲是第三代。
回蒸米饭再次倒入摸栏,重复搅拌程序,期间借助风扇降温。制作人一边搅拌一边手感温度,当温度至略高于人体温(40摄氏度左右)时,进入另一个重要环节放曲种。陶瓮里取出糊状曲种,均匀地沥在米饭上面,两人同时快速搅拌均匀。神奇的事情发生了——原来扑鼻饭香,悄悄变味了,浓郁的曲香味扑面而来,越来越浓,整个红曲作坊都弥漫着诱人的香味。彭师傅说,以前大规模生产的时候,专门有人卖柴上门,那个饥荒年月,樵夫特别机灵,老远闻到了香味才送柴进屋,卸柴后顺手抓一把饭团下肚。动作麻利的彭师傅夫妇,用10多分钟快节奏完成放曲种。
发 酵
发酵是一个漫长复杂的繁琐过程。第一天,在发酵室箩筐里进行,使其保持相对较高温度;第二天,堆在发酵室干净的地板上,用麻袋覆盖在上面保温发酵,这里特别讲究控温,必须及时给它“盖被”和“掀被”。麻袋覆盖下的“红曲”温度达到50摄氏度时,就得揭开麻袋冷却一段时间,降温后重新盖上,如此一天要反复4次;第三天,进缸清水浸泡15分钟后再任其自由发酵;第四天移至发酵仓发酵两天后,再移到上棚发酵两天即可完成整个发酵过程。
鲜为人知的是红曲还分为重曲和轻曲,以上完成的是轻曲发酵全过程。重曲还需几次沥水后再发酵才算大功告成。
拖 箩
发酵完成的红曲半成品,还有一个美容环节——拖箩。红曲装在箩筐里,一端系上长绳固定在墙壁上,另一端手抓箩筐边沿,上下左右筛动,箩筐里的红曲颗粒彼此磨合,变得颗粒大小一致,表面美观,红曲形象清晰起来。拖箩是巧力活,顺力借力,行家玩于股掌之间,轻松自由,20分钟就可完美呈现红曲真面目。
晒 曲
晒曲是包装上市前最后一道工序,说简单不简单,它不能直接晒在地板上,而要晒在能够卷轴的透气竹席上,既利于红曲呼吸,又便于遇雨卷席入屋。
后 记
手工制作草药红曲是一个费时耗力的繁重庞杂过程,凌晨四点生火烧锅,一系列工作持续到早上七点,制作者才走出作坊,喘口气草草吃过早饭后,持续忙碌到晚上六点左右。彭师傅夫妇随着年纪增大,力气精神都大不如从前,产量逐渐减少。手工红曲虽好,但是没有价格优势,更没有数量优势,销路也日益狭窄,并且消费者的认知在逐渐淡薄。曾经“一曲难求”的局面一去不复返,如今落得彭师傅夫妇走家串户吆喝叫卖的尴尬田地。
老祖宗留下的智慧与手工艺,面临失传的危机,彭师傅说孩子也懂得制作技艺,但是利润微薄,难于维系生计,不得不留下两老孤独坚守。老人没有什么大喜大悲,没有什么豪言壮语,但能感受到他们心怀一份情结,坚守一份情怀。